郑振铎、杨伯达等大家为何都认为《清明上河图》跟清明节有关系?

语录库 77 0

  作为公认的千古名画第一巨作,《清明上河图》似乎从问世以来,就一直饱受争议。

  现存的张择端原作是否完整?

  作者画的到底是盛世繁华,还是衰世危机?

  宋徽宗为之题名《清明上河图》,又是什么意思呢?

  为了破解这些疑问,800多年来,后人对它做了N多研究,甚至细化到画中人物的衣冠服饰、小吃糕点,连店铺杂货都不放过,反复推敲琢磨,也没有得出明确结论。尤其是题名中的“清明”二字让人困惑不已,这幅画难道画的真的是清明时节的事吗?

郑振铎、杨伯达等大家为何都认为《清明上河图》跟清明节有关系?

  清明时节的扫墓习俗

  春景or秋景,专家们来battle一下

  要说《清明上河图》画的就是清明时节的景象,那也说得过去。清明节,小老百姓们都要去祖先坟前扫墓,由于是公共的休息日,汴京城里自然有很多人逛市集,这才有了画中繁忙又充满热气腾腾的商业生活。

  当然,能这么想的肯定不止我一个人,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学术前辈们,如郑振铎、徐邦达、张安治、杨伯达等大家,都站在了主张“清明时节说”的阵营。但这种观点很快就招来了一场口水战,大家争执不休,硝烟味也越来越浓。

  其实,想要推翻这个主张并不困难,清明节不是在春天吗?只要找出实锤证明画的是秋天不就行了?

  于是,1981年,孔宪易发表《清明上河图的“清明”质疑》一文,对这一传统观点进行挑战,认为画中所绘当为秋景。而正方代表周宝珠,也很快在专著《<清明上河图>与清明上河学》中论证“清明时节说”的合理性,一场“春景说”与“秋景说”的辩论赛正式拉开帷幕。

  Round 1:

郑振铎、杨伯达等大家为何都认为《清明上河图》跟清明节有关系?

  图中圆圆的东西是西瓜还是胡饼?

  “秋景说”提出在画中有切开的西瓜,而清明时节的开封怎么会有西瓜呢?周宝珠则直接回怼,你哪只眼睛看出这是西瓜的?北宋时期中原和江南地区都还没种植西瓜,图中所画明明应该是饼类或者冬瓜。

  Round 2:

郑振铎、杨伯达等大家为何都认为《清明上河图》跟清明节有关系?

  出门带把扇子,看到不想打招呼的人就拿扇子遮住自己的脸,被称为“便面”

郑振铎、杨伯达等大家为何都认为《清明上河图》跟清明节有关系?

  街边人们正在进行蒲博

  “秋景说”又提出画中有十余人都拿着扇子,更像是“秋老虎”的余热,肯定不是北国春寒的清明。周宝珠也不甘示弱,他引用了南宋末年陈元靓所著的《岁时杂记》:“都城寒食,大纵蒲博,而博扇子者最多,以夏之甚迩也。”谁说清明节就冷了?南宋人都作证了,清明节临近夏日,市民利用扇子蒲博(赌博之类的游戏)正是推销扇子的一种方式。

  Round 3:

郑振铎、杨伯达等大家为何都认为《清明上河图》跟清明节有关系?

  写有“新酒”的酒旗

  “秋景说”认为画中悬挂着一面写有“新酒”的酒旗,这正好与《东京梦华录》记载开封“中秋前后,诸店皆卖新酒”的习俗一致,这难道不是对画中所绘为秋景的最好证明?周宝珠则指出,宋人喝新酒、卖新酒的日子多了去了,不独秋天才有新酒。

  Round 4:

郑振铎、杨伯达等大家为何都认为《清明上河图》跟清明节有关系?

  空荡荡的打谷场

  “秋景说”指出画中市郊地区农场中场内空空,只放着三个带架的石磙,看样子好像刚打过庄稼,有“报秋成”的意思。周宝珠则按照对方的思路来说,认为如果真的是“报秋成”,场内哪里会只有三个石磙?农场上应该堆得满满的才符合常理。空荡的场地反而刚好证明了这是在清明前后,场上对方的柴草已经用完,如果不是用过未取,那就是重新安好,为夏季碾场做准备。

  四个回合下来,“秋景说”和“春景说”给出的证据仍然没能把彼此说服。即使这两个观点的其他支持者还有别的论据,但仍没能达到让对方无法反驳的地步,他们各执己见,莫衷一是。甚至到后来,还有海外学者瓦莱丽·韩森及刘和平标新立异,竟然提出了“四季景色说”的观点,认为这幅画作不应该归结于一个具体的季节,而是从春到冬四个季节……

  如果画的不是清明节,那“清明”指的是什么?

  ”有一千个读者,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。”不同的研究者对于《清明上河图》的解读也大相径庭。就比如围绕题名中的“清明”是不是指的清明节,已经引起了几轮掐架。但实际上,除了这一种解读外,专家学者们对“清明” 的考证还有2种不同的观点。

  一、汴京有个地方叫清明坊,描绘的是那里的场景

  持“清明坊”观点的专家学者,主要有孔宪易先生。他通过对画中木炭、石磙子、扇子、西瓜、服饰等进行考证研究,认为画中场景为秋景,而清明的真正意思其实指的是清明坊。北宋经济高度发达,从画中繁忙的市集、拥挤的人流,还有超前卫的外卖小哥,就能看出一二。据史料查证,当时的汴京共划分为一百三十六坊,外城东郊区则划分成三坊,其中第一坊就是“清明坊”。作为北宋都城的第一大坊,有画中如此景象也不奇怪吧?

  二、清明是政治清明、清明盛世之意

  持第二个观点的人,那是相当的多,毕竟画虽然是张择端所作,但真正为此画题名的人,据说还是宋徽宗。

郑振铎、杨伯达等大家为何都认为《清明上河图》跟清明节有关系?

  宋徽宗画像

  在中国的古籍中,清明就是个形容政治的好词。《诗经·大雅》中就有“肆伐大商,会朝清明”的说法,《毛传》则称:“不崇朝而天下清明”,《后汉书·班固传》也有“固幸得生于清明之世”之句……这些句子中的清明,都象征着政治开明有度,百姓安居乐业。再加上宋徽宗本人好大喜功的性格,完全可以理解为,他把自己治理下的汴京比作太平盛世,在进行自我表扬,所以御笔亲题,赐得此名。当然,即使景物画的真的是清明节,在古代这也有一语双关的意思,足够哄得圣上欢心。

  但关于这幅画到底是为颂扬盛世图景,还是繁华背后蕴含深意,专家们也为此争执不下。从表面上看,市集场景气势恢宏,让人震撼不已,放大一看却发现另有乾坤。

  比如画卷中有很多船,其中大量是运粮的私家船。这并不是为了表现出商贸兴隆的景象,而是反映出当时政府的一项重大失误:宋徽宗将大量运粮的官船用去运送花石纲,使得粮食运送出现问题。私船趁机而入,并渐渐把持住了城市的粮食市场,进而操控粮食价格。

郑振铎、杨伯达等大家为何都认为《清明上河图》跟清明节有关系?

  商税务旁不满的车夫

  而城门边,税务官指着麻包说出了一个想要的数字,引起货主们的不满,一车夫急得张大了嘴嚷嚷起来。吵声之高,惊动了城楼上的更夫向下张望。北宋的冗税制度激发了官民之间的对立情绪,这一场景象征着当时紧张的官民关系。

  卷尾还出现临时性的侵街现象,即在城门口有富人占道举行杀黄羊祭路神送客的情景,足见城市管理之混乱,随意性泛滥。

  此外,还有船与桥的险情和桥上文武官员争道交织成的矛盾高潮,还有前后出现的军力懈怠、消防缺失、城防涣散、国门洞开、酒患成灾等场景。

郑振铎、杨伯达等大家为何都认为《清明上河图》跟清明节有关系?

  明代仇英的《清明上河图》采用青绿重彩工笔,描绘了明代苏州热闹的市井生活和民俗风情,

  这些争论都还只是《清明上河图》谜团中的冰山一角,它问世后,催生了无数仿作、摹品,吸引了诸多宋史学者、美术史学者一次又一次的解读。用一幅画就能打开一个盛世,放大那个时代丰富又有趣的民俗、服装、建筑、交通、商业、广告、城市,甚至造船业。我想,这大概就是这幅画真正的魅力所在吧!

标签: 形容秋天的景色的句子

抱歉,评论功能暂时关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