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野旷天低树,江清月近人”,应该怎么理解?

语录库 188 0

问题:“野旷天低树,江清月近人”,应该怎么理解?

前言这两句出自孟浩然(689-740)的《宿建德江》(唐·孟浩然) 

移舟泊煙渚,日暮客愁新。野旷天低树,江清月近人。公元730年(唐玄宗开元十八年),孟浩然41岁离开家乡,这是他漫游吴越时写的一首绝句,借以排遣仕途失意的郁闷。

“野旷天低树,江清月近人”,应该怎么理解?

一、野旷天低树 :本句内的因果关系 因为野外空旷,所以远天似乎比树木还要低。野旷天低树,即:(因为)野-旷-(所以)天-低(于)树

因为江水很清,所以感觉月亮和人非常得近,江清月近人,即:(因为)江-清-(所以)月-亲近于-人。

前面是因:野旷,江清;后面是果:天低树,月近人。

“野旷天低树,江清月近人”,应该怎么理解?

二、与“旷野天低树,清江月近人”有区别吗?大家有没有想到,假如写成“旷野天低树,清江月近人”行不行呢?

1、从格律上来说,都是仄仄平平仄,平平仄仄平,没有问题。但这是普通人的写法,孟浩然是超一流的诗人,自然要写成“野旷、江清”而不是“旷野、清江、”。

2、我们看一首唐朝马戴的五律:

灞原风雨定,晚见雁行频。落叶他乡树,寒灯独夜人。

空园白露滴,孤壁野僧邻。寄卧郊扉久,何门致此身。和“野旷天低树 ,江清月近人”相似的是“空园白露滴,孤壁野僧邻”,假如改成“园空白露滴,壁寂(或暗、冷等)野僧邻”,诗的味道便不一样,同时也避免了四平头。

3、 语法结构的不同,造成语意关系的不同

旷野天低树

在旷野下,天低于树木。也可以理解为旷野的天空低于树木,清江里的月亮亲近人。后一种相对简单的主谓宾结构

野旷天低树因为野外令人感到空旷,所以看上去,似乎天低于树木。

野旷,是主谓结构,天低树,是主谓宾结构。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句子,有两个主谓结构形成因果关系。

“野旷天低树,江清月近人”,应该怎么理解?

三、诗眼关于“野旷天低树,江清月近人”,清张谦宜(1639?-1720)《絸斋诗谈》说到:

“低”字、“近”字,宋人所谓诗眼,却无造作痕,此唐诗之妙也。老街以为,其实旷、清也是诗眼。

假如改成“旷野天低树,清江月近人”,旷、清就不是诗眼了。

正因为是诗眼,所以野旷、江清更好地表达了诗人的感受,孟浩然失意、惆怅、理想的破灭都表现在这两句。

“野旷天低树,江清月近人”,应该怎么理解?

结束语孟浩然这种本句内两个主谓结构形成因果关系的句法,在古诗词中很常见:

草枯鹰眼疾,雪尽马蹄轻。

潮平两岸阔,风正一帆悬。

叶疏犹漏影,花少未流芳。

日落江湖白,潮来天地青。

人远花空落,溪深日复长。‘在阅读古诗词的时候,可以注意古人作诗的精细之处。昨天文章里举了一个王安石的例子:

王仲至召试馆中,试罢,作一绝题云:“古木森森白玉堂,长年来此试文章。日斜奏罢长杨赋,闲拂尘埃看画墙。”荆公见之,甚叹爱,为改作“奏赋长杨罢”,且云:诗家语,如此乃健。《诗人玉屑·卷六》虽然和“野旷天低树”不同,但是异曲同工,都是古人对于句法的讲究之处。

@老街味道

标签: 日落黄昏的唯美句子

抱歉,评论功能暂时关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