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赵主任
赵丽颖发朋友圈暗指:本来三层的汉堡(原著),被制作方改编之后,变成了可怜的一层(作品)。
不论,赵的用意。
最起码,我觉得制作方真的缺少了一份诚意,多了一份急功近利。
如果说和钱无关,最起码,也是缺少了30年前影视人的那种精雕细琢和耐心。
《西游记》1982年开拍,1986年才完成前二十五集拍摄;十六年后,到了1998年开始拍摄续集,直到2000年才全部拍完。
之所以,被称之为经典,就是那个年代的创作者,没有谁把钱放在 第一位。
每个作品的参与者,只是想把每一个镜头,都表现得尽善尽美,对得起原著和粉丝。
而不是,为了省时省力,把原本精髓满满的三层汉堡,变成了毫无诚意的一层。
放眼看去,如今哪一个影视作品,不是把原著注满了水,然后,一块一块分割成小段子,做成看似颜值诱人的汉堡,卖给我们这帮对原著改编,充满无限遐想的铁粉。
有网友评论:不计功名的创作,也是一种舍,一种无私。
有人说,现在的人,都把利益和目的放在第一位。
以前的人不是。
那个年代的人,脑瓜子木讷,甚至不知道什么叫做利益。
我的小学校长就是这样的人。
我们的教室和校长的家在一趟儿房。(校长是上海知青下乡支教,村儿里给校长腾出了一间教室)
校长的媳妇儿,是一个疯女人(精神分裂),校长一边利用课间照顾媳妇儿,一边给我们上课。(兼我们班班主任和数学和体育)
校长的家,冬天经常是冰冰凉。
他家里每天只烧一次炕,省下的好木头和煤渣滓,都给我们学校教室生炉子用。
那个时候,学校教室的窗户都是塑料布糊着的,风一吹,忽闪忽闪,四处漏风。
校长和村里反映过好多次,村里也没有钱。
最后校长急眼了。
领着全校学生(也就四五十个孩子,加上邻村的)上山捡树仔,到镇上卖钱,准备换成玻璃。
我们一共干了将近一个礼拜,终于钱凑齐了。
校长倔哒倔哒的和村长去镇上买玻璃,买了回来,没吃午饭,第一时间给我们教室换上了。
太阳从玻璃射进来,那个暖和。
可是安装完以后,就剩下了一小块玻璃。
原来校长没有算自己家的。
为此村长还生气的骂人:你个书呆子,自己家咋没算上!
校长傻哈哈的:那是我家,不算学校的。
晚上村长和安装玻璃的大人们喝酒,喝红了眼:没见过这么傻的文化人!
村上每年过年都杀猪,给学校老师分三份,学校老师就仨老师,就校长一人是外来了。
村长考虑校长媳妇是个病人,就和村上商量给校长分了三份,一份是校长的,两份算是照顾校长家属。
校长居然把那两份给村长退回来:不要侮辱我,我就该分一份!
说完生气夺门而去。
听大人说,校长还把他仅有的那一份,分了一半给村上一个无儿无女的低保户老头儿,送去了。
老头儿问他:你还有吃的!
校长说,我们城里人吃肉轻,把肉靠成油,做菜用。
村上的热心左邻右舍的大娘们,给校长送鸡蛋,向来被拒接。
后来大娘们商量,给校长抓几只鸡,让校长养着。
于是,我们班级几乎每周都会吃到煮鸡蛋。
大娘们和校长说,留着鸡蛋给媳妇儿补补营养,多好!
校长笑哈哈:吃不完,孩子们也长身体呢!
班级的大物件,几乎都是村上购置的。
而学校的小物件,几乎是校长用自己的工资攒下来的:大格尺,大圆规,课外书、带颜色的粉笔。(白粉笔是村里买的)
就那个书架,还是校长求村里的小木匠打的,给我们当做图书馆。
校长还给小木匠特意买了一盒子大前门。
小木匠吵校长:给孩子们打个书柜,还要钱!
校长傻呵呵,不吭声儿。
印象中,校长从不占学校和村里人儿的便宜。
校长几乎没有休息日。
村里的大人妇女们经常给校长媳妇儿洗衣服,校长抽空帮忙给搭搭衣服:我算是占村上的便宜了!
校长的时间几乎扑在孩子身上。
谁的鞋子漏脚指头了,他第一时间通知孩子大人赶紧回家换上。
谁的大鼻涕过河了,他拿出自己整洁的手帕,给我们擦。
时间不等人。
校长支教结束,我们学校也要搬到县城里了。
村长领着大人们帮校长搬家,村长念叨:校长家也没有什么值钱的。没啥子可搬的!
临上车,校长不断叮嘱村长,哪个教具放在哪个位置。窗户的玻璃可以卸下来,给村里还糊塑料窗户的人家用,别浪费!
送完校长,收拾完学校。
晚上,村长和大人们喝酒喝高了,村长红着眼睛:这个书呆子!在咱这待了几年,自己家窗户还是塑料布,我这个村长啊!
那个晚上,寒风摇曳,村里的每户人家,都在严密的玻璃窗户里,热乎着。
只有,学校校长家的那个窗户塑料布,忽闪忽闪,弱不禁风。
虽然那个年代,没有互联网,没有朋友圈,
虽然,校长家里的塑料布,忽闪忽闪,虽然弱不禁风。
对于校长来说,
那一层精儿薄的塑料布,
足以抵挡,零下三十度的风寒,
足以抵挡,对于那一整块玻璃的诱惑。
标签: 雨天发朋友圈的句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