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学心得(第二百一十三集) 罗国正

语录库 108 0

  美学心得(第二百一十三集)

  罗国正

  (2020年8月)

  2924、清初画家潘一桂认为杨龙友的画“含美既深,奋之于笔。自舞自蹈,以举胸臆。”“志气为真,雁岩为影,灵心隽永。”这就是以主体的精神外化为客体的形象,实现主、客体互证。

  2925、清初画论家许宰说:“但有灵气,都无墨痕。”“不待壁间灯下,已踽踽欲动。是知云谷非以笔为之也。”这有点象禅宗美学,不睹文字。强调灵性、灵气、悟性。所谓胸有成竹,随兴借笔墨外化而已,外人所见是笔墨,实非主要靠笔墨之功。但无笔墨之功深,又难以很好外化。

  2926、清朝戏曲家、小说家、园林建筑家李渔认为:戏曲语言要个性化,“欲代此一人立言,先宜代此一人立心。”建园林,他主张才情山水,“人心之山水;山水者,天地之才情。使山水与才情判然无涉”。

  李渔说得对。艺术活动、艺术创作、审美、产生美感,是非常强调“相由心生,相由心灭”,主观与客观的辩证统一。无这样的心,就无这样的言,就无这样的活动,就无这样的角色。有这样的才智和情怀,才能建造出这样的山水园林,心与景合一,主体与客体合一。

  2927、明清之际戏曲家黄周星主张:“少引圣籍,多发天然”。黄周星这句活,讲出了艺术需要原创,但他没有理解到更深一层的现象是:如果大家都会多发天然时,因人的天然与大自然的天然,大概也是具有相似性。当然,单就这样,很多艺术家已做不到了,须努力历练这一阶段。若要跳出艺术创作领域的圈圈,跃入更广阔的时空来理解这句话,他只是说“少引”,而不是“不引”;他只是“多发”,而不是“全发”,明白吗?我认为,人的本性就是自由和创造,并追求美感的享受。艺术其中一个非常可贵之处就是提示人们勇敢地对自然给人类的“顺其自然”的制约、规定性进行抗争和超越!例如,人的自然寿命的极限是一百二十岁左右,人类肯定不会甘心这种限制,通过各种科学技术手段以实现突破、超越!我也深信,人类的智慧和能力,会越来越多地实现超越自然的限制。

  2928、清朝诗论学家吴乔说:“诗而有境有情,则自有人在其中”。“人于顺逆境遇间所动情思,皆是诗材”。“景物无自生,唯情所化。情哀则景哀,情乐则景乐”。“意为情景之本”,“只就情景中有通融之变化,则开承转合不为死法,意乃得见。”“诗以道性情,故宜词婉。”“人有不可已之情,而不可直陈于笔舌,又不能已于言,感物而动则为兴,托物而陈则为比,是作者固已酝酿而成之者也。所以读其诗者,亦如饮酒之后,忧者以乐,庄者以狂,不知其然而然”。

  吴乔这里道出了一个重要的美学、以至心理学、宗教、艺术等等的论题:意!人生无处不与意有着密切关系,如做生意的人,常用的有:“你有没有诚意”?当你的企业想与大的经济集团合作,对方要求出一个“意向书”,有经验的人就知道,这次合作是基本上成功了。不会像不少的一般人,或不少的做小生意的人,很多时说过了,等于没说,下巴轻轻的。古语有云:“易涨易退山溪水,易反易复小人心”。很多人讲了很多话,等于没讲,因为言者无心,但是听者有意。凡能成大事的人都有坚强的意志、意念,言必信,行必果。又如佛教禅宗特别推崇《心经》就有这样的句子:“无眼耳鼻舌身意,无色声香味触法”。“意”字是对应着“法”字。它这里是不动意念,进入功态。修意是与修法的联系至关紧要。意有浅有深,一般是由浅入深。也有深了之后,慢慢地浅薄了。如原来很好的朋友,因各种原因渐渐疏远了。很多人的成功,首先是由意就开始走向成功的。相反,很多人的失败,从用意错误,就注定失败了。所以,一个人的修炼,要注重意的修炼,使自己的意,充实正能量,去除负能量。所谓一念之差,天壤之别,就是这个意思。因此,人要经常对自己的意进行审美。对自己的思想、心理活动过程进行审美,并追溯到起动这些过程的用意进行审美。清除或纠正错误的意念、思想。为什么很多成功人士每天写日记呢?每天三省其身呢?其中一个重要的任务是清除灵魂中的垃圾,增加正能量的原发点动力。一个人的修炼的重点,就是将自己的意修到具有高纯度的正能量,彻底地去除负能量,同时,在与人打交道时能善解人意。方便于广结善缘,避免恶缘。能善解人意,就是对意善于审美判断。其实 无论是对自己,或对别人进行审美判断,重要的是对思想、对心理活动进行审美,这过程的关键就是首先对“用意”行审美,定性是“善意”呢?还是“用心不良”。一旦定性准确,你就知道怎么做了,将节约很多时间、精力了。具体到艺术创作方面,尤其是书法创作,我认为,如果平时没有运用不动意念来养浩然之气,创作时又不善于用美意,或一是用意过弱,一是用意过强,或过于着意,作品都不完美,甚至是“用心不良”,那就更成问题。这不但反映在艺术创作的过程,还包括反映在书画展、或其它的艺术活动、甚至各方面的活动上,你用意不纯,主题理念就出了大问题,这样就很难有好果吃了。所谓“物似主人形”,以常怀纯真正能量的意,修出完美的人格。

  艺术家的人格外化为艺术品,关键在于艺术家通过纯熟的技巧,将自己的美意,外化为艺术品,吴乔说:“意为情景之本”。当然,如果技巧不入流、不入状态,也做不到“意乃得见”。意为情基,先有意,然后生情,无意则无情,意深则情厚,情浓则意重。意与情既有分别,又有融为一体,常相辅相成,此生彼长,又会此消彼灭。

  吴乔认为:“只就情景中通融之变化,则开承转合不为死法,意乃得见”。意可分为:有意与无意。意有主意、次意、深意、浅意,也可分为:意旨、意向、意韵等等(前面的《美学心得》也专门讲过“意”的问题,读者可查看,强化意识),意只有在现实的情景中展现出千变万化,多姿多彩,才得到历练、提高、升华,才可以从主体中外化为客体的过程中,互动成长,并对意进行检验、确证,呈现出主体的主导性。吴乔在这里主要讲意与诗的关系,人们也可以见一斑而知全豹,或感悟全豹。他又说:“诗以道性情,故宜词婉”。“人有不可已之情,而不可直陈于笔舌,又不能已于言,感物而动则为兴,托物而陈则为比,是作者固酝酿而成之者也”。吴乔仿佛是在批评那些无病呻吟的人,虽有意作诗,但还未产生诗的情与景,强行而写,写时又没有婉词,如直喊口号,这岂不是浪费自己的精力和读者的时间?所以,心中的意,何时何地何情景才外化为艺术,这个精神关闸的开合、流量的控制,真的分出你平时修炼、积累的功力,并在即时发挥中能调动起多少功力和创造力,从中也检验出境界到什么层次了!他还对“兴”和“比”下了定义,这些需牢记。

  2929、清初印学家秦爨公主张“全章之法”,“俯仰背向”,满足不同审美的需要,“不慊于自心,便不慊于众心矣”。“必相依顾而有情,一气贯串而不悖,自然而然,始尽其善”。“一字之中俯仰背向,各有一定之势,虽以平方正直为主,而平方正直,大匠教人之规矩也”。同时,他又说出了不方不圆之妙,强调“丰神流动、庄重古雅”,力求“柔而不柔” “劲而不劲”,“苍然有骨”,“浑融古朴”。

  全方位、立体动态地对事物作出总体的、合理的判断,不以偏概全,不挂一漏万,不能攻其一点就涉及其余,不要一叶遮目就不见森林等。这是对事物作出正确判断的基本方法。这也是进行审美、鉴赏的重要方法。当一个艺术家在创作一个作品的时候,也应充分考虑到自己和其他欣赏者全方位审美这作品时,最后所产生的总体感觉。秦爨公则认为“不慊于自心,便不慊于众心矣”。这对于经验丰富的艺术家而言,往往是这样,又不完全是这样,因为自心不等于众心。自心有特定的层次、偏好和个性,众心各有各的层次、偏好和个性。作为艺术家只能强调作品具有正能量的前提下,创作出“不慊于自心”的作品。只要这作品能达到“必相依顾而有情,一气贯穿而不悖,自然而然,始尽其善”就非常优秀了。而不是追求满足于所有人都能称心如意的作品,现实早已证明,这是不可能的事。刻印也是如此。就是总体的把握后,在具体细节上,如刻印章,就要强调“一字之中俯仰背向,各有一定之势”。其实,创作人物画,或舞蹈动作,也是如此。所以说,艺术的道理是相通的。说到“本神流动、庄重古雅”,“苍然有骨”,“浑融古朴”,这已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了,是艺术家所追求的理想目标啦!

  2930、明清之际,思想家顾炎武,他侧重政治功利,忽视艺术的审美特征。他说:“盈天下之间者气也”、“非器则道无所寓”,“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,明道也,纪政事也,察民隐也,乐道之善也”。“君子之为学,以明道也,以救世也。徒以诗文而已,所谓雕虫篆刻,亦何益”!显然顾炎武不明白政治与艺术的辩证关系。大政治家、大军事家、大哲学家他们的业绩就是政治艺术、军事艺术、精神艺术。他们在诗、书、画、文中展现出艺术的才华、美学的境界的同时,也兼收政治的功利和社会效益。谈笑凯歌还,挥手言说皆成艺术。他们有的在休闲时,玩玩雕虫小技,也现大气象,也能渗人肺腑。

  2931、清朝印学家冯泌认为印章为“字学之一”,源自“圣人之心画”。应“存朴茂于时华之中,运圆劲于方板之外”。并努力“独辟门径”,“荡越范围”,“自为一家”。他的美学思想就是:刻印章将是神圣而长久的事,要继承又要发展,可称为得上一家之言。

  (待续)

  (本集责任编辑:严建中 詹邓)

标签: 正能量的句子 人生感悟 努力工作

抱歉,评论功能暂时关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