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字的欣赏与创作

语录库 143 0

  我不作研究,我只作思考。——题记

  能够在空间看到我这篇文字的人,应该来说都是喜欢文字阅读的朋友,其中就不乏喜欢写作的人。不论是喜欢阅读或者是喜欢写作,都是喜欢和文字打交道的人。和文字打交道,离不开两点:欣赏和创作。那么如何来欣赏文字,又如何来进行文字创作呢?以我的不才,按我自己的体会,就来谈谈这个问题,希望对朋友们有所帮助。

  文字和其他任何艺术形式一样,有它自己的特殊功能和表现。文字的功能,从它产生之初,就决定了是为生产生活服务,首先是一种工具。在远古时代,人们刚刚有了最初的社会,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,主要靠群体狩猎为生,那时候,人们为了共同劳动,不得不发出一些声响,就像鸟兽之间的言语。约定俗成,有些叫声就有了特定的含义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,开始有了剩余产品,人们进行了分工,并需要对剩余产品进行简单的分类和计数,于是就有了最基本的数字和图示符号,比如老虎2个,野羊5只。人们用一些象形符号进行记录,这就是最早的文字。

  当时的计量,可能更多的是采用一些具体的物件来表示,比如虎骨、龟甲、草虫等等,可是慢慢发现这很不方便,于是就有聪明的发明了一些可以意会的东西,在中国古代,结绳文字就应运产生了,据说是黄帝的使臣仓颉所造,号称结绳文字。中国文字的起源,一般就以仓颉创造结绳文字开始。所谓结绳,就是用草绳编织成各种图案和环结,代表不同的意思。后来发现这也不方便,于是把结绳图案描绘下来,形成书写的形状。就这样,文字产生了,一开始就与人们的生活结合紧密。

  文字的书写,在远古没有合适工具的情况下,还是很麻烦的一件事情。后来,发展成为一种刻记,当然了,刻记的符号能够流传至今是有些不太可能的,现在出土的,能够辨别的文字刻记,最早的就算是甲骨文了,另外一种,就是石鼓文。石鼓文流传下来的,只有十几个字,还不能够形成系统,但是石鼓文,和甲骨文基本上是一个时代的,文字的构造也很相似,有些字也是相通的。甲骨文,是刻在牛骨、兽骨和龟甲上文字,是中国迄今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、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,截至目前,共出土15万余片有字甲骨,含有4500多个单字(文字图形),其中已经识别的约有2500多字。由于甲骨文最早主要出土在河南安阳的殷墟,所以又叫殷墟文字。

  甲骨文,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,发展到周代的钟鼎文,已经是很完备很丰富的汉文字体系了。中华汉字,是世界上唯一流传至今,历史沿承不间断的文字,从甲骨文到钟鼎文,历经篆书、隶书、行书、草书、楷书,到宋代,形成了能够印刷的宋体字,从此就完全固定下来,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支奇葩,鲜艳亮丽。

  从文字的起源,我们看到,文字本身,含有极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,也包含有各个时代的烙印。象形、指事、会意、假借、形声、转注,乃为六书,指的就是文字的几种基本产生原理。这些我们暂时不去讨论。了解文字的基本起源,对于我们书写文字还是很有帮助的,利用文字的几种基本构造原理,可以使我们的文字书写更加有味道。

  下面转入正题,说说文字的欣赏与创作。这里的“文字”,不是指作为文字本身的那个构造,而是指我们书写的带有我们思想感情的文章和段落。

  在我的后园,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,一株是枣树,还有一株也是枣树。

  这上面的夜的天空,奇怪而高,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的奇怪而高的天空,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,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。然而现在却非常之蓝,闪闪地夹着几十个星星的眼,冷眼。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,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,而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。

  (——选自鲁迅《秋夜》)

  我们只看这开头一句话,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,按照常规,写“后园有两颗枣树”就完事了,为何如此啰嗦如此费力地这样描述?原来这大有深意,这就是文字背后所透露出来的东西。鲁迅当时所处的时代是很压抑的,又无话可说,满腹的忧伤和愤懑无处排遣,就在文字里寻找解脱。我们通过这些啰嗦的字句,看到了一种无聊、无助、无奈、悲伤、压抑、愤懑之情!同时,又感觉到有一种希望和热烈,将要喷发的那种呐喊。

  读文字,写文字,不是说直接说很直白就是明白的,真要那样写,反而没有力度。

  “这上面的夜的天空,奇怪而高,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的奇怪而高的天空,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,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。”这是什么意思?压抑的情绪接踵而至!这“奇怪而高的天空”,正是当时的时代背景,文字狱之下的压抑和惆怅。

  如果要逐字逐句来分析,会是很大的一个篇幅,我不再举例了。从这样的文字中,我们深深感受到的,是作者那种忧国忧民的心情写照。不著一字,却满纸泪痕!

  类似的写法,在《红楼梦》里,更加比比皆是,作者由于特殊的原因,有很多话不能够直接表明,但字里行间,充满了爱憎,由读者自己可以深切领会。这样的文字,才会越读越有味道。这就是文学艺术和一般的说明书的区别。一般的文字说明,只是具备了讲述事情的功能,还称不上语言的艺术。只有这种包含有深刻时代背景,浸染着作者浓厚感情的文字,才会具有特殊的艺术感染力。好的文字,就是这样写成的,靠一些细致入微的描述和优美的旋律,形成带有节奏感的像珠玉一般敲击心坎的东西。

  在网络空间写文字,我相信大多数人还是为了能够增加一些艺术修养,愉悦自己的同时,也给读者朋友带来欣喜和足够的信息,不会是仅仅组成一些枯燥的句子,刺激和扎伤别人的眼球。学会一点文字书写的方法,对我们在空间交流,会有很多的乐趣。

  欣赏文字,我觉得有这么几个方面需要注意:

  第一,就是文章的主题思想。看看文章的主题思想是要表达什么内涵,或者消沉,或者积极。消极的,是一种情感排泄,让生活中无法伸展的东西,通过文字流露出来,达到一种放松的目的。积极的,就是能够在阅读中,充分享受文字带来的快乐,能够汲取正的能量,让自己更加明白事理,激发自己的生活热情。

  第二,就是文章的意韵和旋律。中心思想明确了,要达到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领会,形成共鸣,变成为自己的认识,就需要感觉作者文字书写的力度、情绪以及匠心所在。好的作品,总会用很流畅的笔法,表现出很深厚的意韵,香味满腹,音韵悠长,旋律优美,节奏感强。文章的格调高不高,在于立意,文章耐读不耐读,在于意韵和旋律。没有旋律和意韵,就会流于一般的说明书类文字,看起来枯燥乏味。

  第三,词句的斟酌。“文似看山不喜平”,除了说明文章要跌宕起伏之外,另一个含义就是要有准确细腻的描述,遣词造句,不是说用一些繁华的字眼就可以解决,关键是要有准确的表达,还要有珠玉落盘一般的脆响。那些词汇,并不需要有多么复杂,只是要讲究声律,讲究轻重和缓急。句与句间,要连贯,最好一气呵成,不要东一句西一句,更忌讳挤牛奶般的,断断续续。

  第四,多用修辞。以上都具备了,可有些事情并不是三两句话就可以述说明白的,说理不如比喻,用一些形象的词汇,比如多用动词,形容词,少用判断的词汇,会是一种较好的表述。例如,描写自己心情不好,你说“我心里很难过”,很难引起读者的共鸣,但是你写成“泪水在眼里打转”,就会给读者一个画面,好像亲眼看到了亮晶晶的东西。同样一件事,不同的描述,得到的效果,截然不同。

  明白了如何欣赏文字,也就明白了如何创作。不同体裁的文字,创作方法有所不同,不过就是表达的方式不一样罢了,其内涵还是一致的。

  散文的创作,把握“神形”二字,神就是文章的主题,一般就是作者的感情所依据的东西,也就是某种情绪化的认识。形,就是文章的格式,千变万化,纵情恣肆,形散而神守,始终围绕着自己心中的那些意境,这些东西,都需要隐藏在文字的背后。看看鲁迅的《秋夜》就明白散文该是如何一种境界。散文,如果读一遍就感觉已经吸收了全部的营养,对不起,那是作者的失败。散文所包含的丰富内涵,不会是读过之后就能很完全领会的,由于读者自己总会在不同的环境氛围中有新的体验,再读的时候,就会有新的感受。

  诗歌分为古诗词和现代自由诗,古诗词的创作,有严格的格律限制,中国古代几百年来,无数的才人创作了大量的诗歌,涉及到方方面面,想要出新,会是一件非常难办的事情。我们也不必要就去钻牛角尖,非要和古人一决高下。只要是描写真情实感的东西,都应该得到认可。古诗词,最大的特点,就是音韵的美,特别讲究用典和意韵,把一些很复杂的事情,用最简单的方式描述出来,给人以美的享受。诗词的意像描绘,是很重要的一个技巧,期间,通过起承转合,达到跌宕起伏,柳暗花明的效果。很多朋友学写古诗词,总是喜欢对某一件事穷追不舍,写春天,就写燕子柳絮,蝴蝶花朵,再也看不到人影,其实,我们的目的说来还是描写心情,没有人的存在,再美的景物都不过是一片沉寂。

  自由诗,大致分为叙事诗、哲理诗、咏物诗这几类,不管哪一种,都是配合人的情感描绘的。叙事诗,人物自然会在里面出现,但哲理诗、咏物诗,要想突出人的感情,相对就有一些难度了。这里篇幅有限,我只是做个提醒,不做深入探究。我比较强调诗歌的节奏,要想朗朗上口,就需要有旋律的回转,要有音韵的切合。严格来说,不能朗诵的诗歌,应该都不是好的诗歌。只是我们有时候难以达到朗诵的效果,对一些特殊的事情的描述,是为了让心灵产生共鸣,而不再强调上口而已。这个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徐志摩的《再别康桥》和戴望舒的《雨巷》,那种音韵回转,叠肠荡气,让人叹为观止。

  散文诗的创作,兼有散文和诗歌的特点,其主要表现力度,在于长短句自由的发挥。散文的句子会少了很多的节奏,诗歌的描述又会少了很多的写实,采用散文诗,就可以把一些虚实相间的东西表达得很完整,一方面描绘,一方面抒发,随意纵横于情感之间,给人以身临其境的音域视听享受。

  小说的创作,一般是综合的能力体现,(久久爱站网:)需要较深厚的文字功底,不过也并不是不可以染指的,一般的短篇,只要抓住一个主题,从人物刻画、背景渲染、逻辑层次几个方便把握,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,就可以达到“桃李不言,下自成溪”的效果。人物性格描述,最忌讳的就是作者自己在那里喋喋不休地评论,用很多判断的语句。比较恰当的,就是作者不见影子,只提供一些画面,让人物自己说话。对于景物的描绘,也是这样,你只要把镜头切换过去,让读者自己观察就可以了。逻辑层次的把握,是作者最要用心理顺的东西,不能违反常规,不能自己臆造,要符合生活的科学。

  其他题材,比如寓言和童话,戏曲和歌剧,小品曲艺等,各自都有自己的特色,一般在空间也见得很少,不建议普通的习作者去揣摩。会写的人,不用在这里听我们啰嗦,他自然就知道如何把握。倒是心情日志,需要好好说一说。在网络空间,写心情文字的人到处都是,也可以说是网络创作的中坚力量,每个喜欢文字的人,都想要把自己的心情制成精美的文字。究竟如何来达到满意的效果呢?要说技巧,那就只有一个:真实描绘。

  我们每个人的心情,总会有特别的地方,同样的事情,在不同的人心里,会留下不同的印记,加上环境的因素,就会很有特色。怎样把自己的特色表现出来,这才是创作的关键所在。很多朋友说写不出来,以我的体验,是他总想要表达和别人一样的东西,想要把一些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,普及推销给别人,让别人和自己一样地进入到某种状态。其实,大可不必,自己就是自己,写自己就是最好的。比如,你写自己对于父母的爱,为何要采用别人用过的词汇,为何要一定写成散文或者诗歌呢?尤其是很虚指的东西,不属于自己的特长,最好不要去尝试。你完全可以写几件事情,写自己和父母亲之间的过往,哪怕是点点滴滴的辛酸,有过的失意和痛苦,甜蜜的忧愁,等等,只要真实,就能够体现自己对于父母亲的深厚感情。不是说把最美的词汇一股脑都洒在亲人身上,就是大爱了。朴实无华的,正是作为父母亲最为经典的作为,我们的文字也这样来表达,就很符合父母亲这个角色。

  写自己的心情,有消极和积极之分。每个人的心态会有很大区别,文字作为传播的工具,总是会有人来看的。如果你不在乎别人如何阅读,那也无所谓,但是既然公开,哪怕有一个读者,也是要尊重的。而往往来阅读的,会是你最要好最信赖的朋友,给自己最信赖的朋友以最美最真的东西,是我们对他们的敬重,从这个意义上来说,好好写用心写,就显得很为必要。其中有一点,就是不要传播过度消极的东西,你可以描写苦难,可以描写悲状,可以发泄自己的任何坏情绪,但是,除了引起读者朋友的思考和警示之外,不能够把无助无序混乱不堪的东西,一股脑让别人承受。消极的东西,不代表血淋淋,而是最不好的心态,比如让人跟着烦躁,跟着无所适从,跟着消沉。还有,就是把自己很糟糕的价值判断,用来误导和引诱别人,这些都不可取。

  关于语言,在不同的主题氛围下,在不同的体裁创作中,应该有不同的搭配。节奏感的强弱,与句子的长短,语音的升降,有很大的关系。长句深沉舒缓,用来表达沉重的内涵,短句简单明快,可以用来表现干脆。升音激昂,降音表达消沉。这都是很普通的技巧,哪里需要用什么生僻的词汇啊!

  这篇文字,算是对一些朋友的解答,粗浅之见,仅作参考。

标签: 正能量的句子经典语句

抱歉,评论功能暂时关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