远在西北,永在心里。悠悠故乡,精神所依!
虽渐遥远,却常怀念。烂漫童年,幸福之源!
自然为伴,纯真为美。生活虽苦,却很快乐!
《引言》
我出生于七十年代,成长在改革开放初期。父母都是西北偏远山村里的农民,上面还有三个哥哥和一个姐姐。
小时候,我没有挨过饿,也没有玩具零食,更没有各种兴趣班,吃饱了就在村子里到处玩。
我八周岁半上学,没有上过幼儿园和学前班,入学时只能磕磕绊绊地数到一百,不会十以内的加减法,不会写除名字以外的字,认识的字总共不超过二十个。
我在本村的学校上了五年小学和三年初中。毕业的时候,本打算去上小中专,可机缘巧合,一位当老师的远亲知道后,说服了父亲,让我放弃中专,并将我转到他所在的学校读高中。这位远亲成了我人生中的贵人和伯乐。我在那所市重点高中过得充实而愉快,最后以县理科第一名的成绩,考上了北京一所双一流的大学。
大学里有过自卑和失落,但我经常和高中同学书信往来,也能跟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同学融洽相处,最终轻松地完成了学业,虽没有考上研究生,但也没有挂过科。
大学毕业的时候,我交不起出省费,就选择回省城一个航天系统的研究所工作。在那里我认识了一帮志趣相投的人,除了埋头工作就是无忧无虑地一起玩。直到三年后的一天,我发现周围的人不是结婚了,就是考研了,而我还是老样子。另外,做了两年的预研项目没能正式立项,省城的污染和沙尘又十分严重,我就下决心辞了职。
来上海后,我顺利进入一家有名的通讯公司,在那里工作了六年。后来跳槽到一家世界五百强的企业,继续做研发至今。
我没有雄心壮志,也缺少勤奋拼搏的精神,所以只能兢兢业业地做着研发工作,踏踏实实地过着普通生活。
我算是典型的“凤凰男”,但我不喜欢这个带歧视性的词。我从不以自己出身农村而自卑,也不讳言农村的好与坏。不论以前相亲还是平时与人相处,我都坦诚以待。
因为父母经常吵架,我从小憧憬美满的婚姻。我不停地相亲,直到第三个本命年才遇到现在的老婆。可能是互相看对了眼,我们很快结婚生子。大儿子今年上小学,小儿子今年上幼儿园。
现在,人们都怕小孩子输在起跑线上,从胎教到参加各种兴趣班,不胜枚举。在一线城市,很多家庭一年花在小孩身上的教育费用,少则几万多则二三十万。由于种种原因,老婆一时不能上班,我也没有找收入更高的工作,虽然生活过得相对节俭,但总有点捉襟见肘。我们拿不出多少钱来给小孩子报班,只能考虑了再考虑才选择一两个。我们也很羡慕同事朋友在小孩子身上的随意投入,但每家的情况不同。量入为出、尽力就好,没有必要刻意强求、盲目跟风。我也时常在想,在目前的条件下,怎么样才能给小孩子提供最最合适的教育?
没有条件报班,只能自己平时多教教。可教太多东西,小孩子一时接受不了,情绪容易崩溃;不教又跟不上学校的节奏,大人容易焦虑。我们也经常反思和借鉴别人的一些成功经验,可适合其他小孩子的教育方法不见得就适合自己的孩子,毕竟小孩子各不相同。就拿我们两个小孩来说,性格从小就截然相反,我们只能根据自己的情况摸索。无论如何,教育绝对不是技能培训,教育是从小的身心修养。怎么样结合当下社会氛围和自己家庭条件去引导才是关键。
家庭的氛围容易掌控,可社会的氛围要怎么样去适应?尤其对小孩子来说的确太难。媒体报道的和各种论坛吐槽的暂且不管,只列举几个身边的事例吧。
其一,儿子幼儿园每年的家长会都要请外面的专家和机构来讲座。台上专家们深情地讲解着育儿方法,机构的老师们激情地演示着培训项目,家长们安静地坐在大厅里,认真地听、及时地记,一个个既焦虑又兴奋,都有一种如果不买书或不报名小孩子就赶不上别人的恐慌感。坐在最后面有一下没一下地听,我总有一种怪怪的感觉,即使专家们说得再有道理,他们最终的目的还不是希望赚钱?最终,几乎每个小朋友都有报名,有的报一两个,有的几乎全报。可最后真正有效学到东西的小朋友也就十之二三,绝大部分都是“打酱油”的。不过,很多家长也知道这样的结果,只是让小孩有个地方去玩而已。
面对如今铺天盖地、无孔不入的育儿宣传,我们要怎么淡定面对?经济好的家庭可以随便选择,可这些幼儿培训是否真如宣传的那么有用?我们是否仔细斟酌过这些幼儿教育不好的一面?对经济紧张的家庭来说,我们是否因为没有报名而有愧疚感?是否想过,不提供那么多的附加教育给孩子或许是好事?
其二,同事的女儿今年上一年级,英语发音地道,会读写的词汇超过三千,可以无障碍地阅读国外中小学生相对应的书籍。从上幼儿园开始,同事每天晚上都要陪着学一个小时的英语。每天下午,只要工作一闲下来,她就仔细备课,反复练习晚上的情景对话。周末,她不是陪孩子上各种培训班就是去旅游开眼界。这样的牛娃在上海很多,这样用心的家长也比比皆是。可我们没有这样充裕的时间和精力,也没有这份坚持。
暂且不说这种做法是否鸡血,我在想,当我儿子遇到这样的牛娃同学时,他是什么样的一种感觉?我怎么样教导才能让他对牛娃们既不盲目崇拜、也不心生妒忌?我们面对这些提前站起来的牛娃和家长,怎么样才能保持淡定?怎么样才能让这些提前“站起来”的牛娃们别挡住自己和老师的“视线”?怎么样才能“坐着”就让我们的小孩子也学到东西?另外,我们是否有必要和他们一样,投入许多精力让自己的孩子也提前“站起来”?
其三,一个前同事给上小学的儿子每年报班的费用加起来有十几万,其他同事的投入少说也有三五万,还不包括假期专门带他们去旅游的费用。从一个高中同学的微信中可以看出,他们带小孩子在国内外每年要旅行五六次,周围的同事每年也会旅行两三次,很多人在寒暑假都是深度游。大儿子都要上小学了,可我们没有正式出游过一次,我要怎么样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,让他也有旅行的经历?怎么样才能让他在周围同学炫耀旅行经历的时候,没有羡慕和失落?
我们小时候,农村和城市的教育区别不大,都没有兴趣爱好的培养,也都没有旅行的经历。有钱人家的小孩比没钱人家的小孩也就是多几套新衣服、多一点好吃的而已。可现在有钱人家小孩子的综合素质和学习成绩,已经不是没钱人家的小孩子只凭努力就能轻易追赶上的了。但无论怎样,我总觉得还有其他途径来弥补,比如轻松愉悦的陪伴、正能量的言传身教、和睦的家庭氛围等等。我们不能去外地旅游,但可以在公园绿地尽情游玩,在博物馆、纪念馆、科技馆等深度参观,想办法最大限度地利用本地资源来培养他们对自然和人文的兴趣。
其四,老婆的好友是北大的硕士,本来是一家发电厂的小领导,可在前两年辞了职,迷恋上一个学习国学的组织。她们每天早上五点就起床,然后通过网络视频学习、讲解、交流国学经典。他们每天都坚持让小孩子读一个小时的易经、皇帝内经之类的书籍,周末再将小孩组织在一起搞所谓的读经会。
先不提这种方式的对错,当我们遇到类似这种所谓的特色教育时,我们是否还能保持清醒?对这类教育方法是否能客观看待?怎么样才能知道他们的好处和坏处?当小孩子们看到这些有特殊才能的孩子时,是否还能保持自信?当我们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在短期内飞快进步时,是否还能坚持住不盲目跟进?
其五,老婆北京的同学家里有好几套房子,在前几年就弄好了到加拿大的投资移民,等小孩上中学就准备出去。老婆表姐的儿子没有考上理想的高中,就去上了本地的国际班,现在美国读高中。我的好几个大学同学和同事为了让小孩子有不一样的教育,通过各种方式移民到了美国或者加拿大。
这些有能耐的人,当小孩子在国内没有最优的选择时,就另辟蹊径,可我们普通家庭遇到这种情况要怎么办?我们是否还有其他选择?我们是否可以坦然接受当下的处境?当周围这样的人比较多的时候,我们的心里是否还足够平静?是否还可以照常过自己的生活?两口子在拌嘴时也不拿这些人来对比?
虽然有人说一线城市遍地黄金,但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。在各色成功学的熏陶下,感觉每个人都会发达,可毕竟绝大多数人都是芸芸众生。其实,坦然面对自己的平庸更需要勇气,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。
其六,一个高中同学是上海某中学的老师,他老婆经营微店,家庭收入不是很高。我很佩服他对子女教育的自信坚持,他不盲目跟风,淡定地按照自己的理念教育,看不出丝毫的焦虑。一天早上,他四点就将儿子叫起来,带着他去菜市场看菜贩摆摊,去小吃店看店员准备,在大街上看环卫工人扫街。他告诉儿子,大人们的钱来之不易,自己也没有挣大钱的手段,只能给他提供最普通的生活学习条件,如果他不好好学习,将来可能只能干这些辛苦的工作。他的教育理念更长远,更注重小孩子将来在社会上打拼的能力。小孩上菜小他也毫不在意,觉得跟底层人家的孩子相处并不是一件坏事。他们没有参加任何辅导班,在家里一家四口搞读书会、学习会,周末骑自行车去郊游。他两个孩子都很懂事,学习也不错。
我没有他那份淡定和豁达,总有点焦虑,尤其是儿子对口不好的小学,担心他升高中都成问题。从我自身成长的经验来讲,我赞成他的教育方法,可我们怎么样才能让小孩子理解?怎么样才能让他们不觉得自卑?怎么样才能与其他家庭成员的意见取得一致?
看别人的成长经历或借鉴他人的教育方法总有点隔靴搔痒,而回忆自己的童年容易让我们理解小孩子的感受。生活中总有不如意,可只要想到故乡和童年,我心里就如沐春风。除了父母时常吵架的阴霾,我想到的都是轻松快乐的事情。虽然当时的生活艰苦得让现在的小孩子无法想象,可我没有一丁点儿艰涩的回忆,想到的都是跟伙伴们怎么玩耍的趣事。在我的印象中,父母很少特意教育我,从不干涉我和小伙伴们玩耍,也从不过问我的学习。父母很少批评我,更没有打过我,我们虽然缺吃少穿,但都是在自由自在的环境中成长的。
我现在对小孩子的教育时而迷茫,到底怎么样才能让他们在成年后回忆起来也倍觉快乐和温暖呢?我一时总结不出有效的方法,就在上下班的地铁里,暂且将儿时玩的游戏、儿时干的农活儿、儿时农村的见闻、儿时长辈们潜移默化的教育等不加修饰地写出来。希望这些真真切切的回忆能对自己教育小孩子有所帮助,让他们能对我们那时的生活有所了解,也让他们对老家的风土人情有个大致的印象。另外,我觉得我们的儿时回忆对教育工作者来说,也是一个很好的样本,尤其是有长时间反馈的样本。如果这样的样本多了,综合归纳后,对大众的教育或许也有所裨益。
标签: 童年快乐简短的句子